专栏

从七大方面进行合同的完整性审查

合同纠纷 作者:王律师 2021-11-13 16:19:54 阅读:1142

简单来说,当合同中的部分要素没有完整体现时,在合同审查过程中,需要填写完整。而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合同的要素?通过归纳,在审查合同的完整性时,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常见的合同要素。

   1、合同主体。在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时,除了对主体资质进行审查确定合同的有效性外,我们还可以对合同交易的相对方进行基本履行能力的审查。尤其是合同涉及大额交易时,对基本履行能力的审查,可以减少交易可能存在风险。最常见的是通过法律检索网站,对交易相对方存在的诉讼案件进行检索。若交易相对方所涉及的诉讼案件较多,尤其是败诉较多时,就需要特别关注交易相对方的履行能力。

   2、合同标的物。合同标的物需要根据合同性质进行确定,以买卖合同为例,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是物,可能是种类物、也可能是特定物。对应的,需要对品名、数量、金额全都约定完整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合同中对金钱的约定需要仔细审查。例如支付一定金额所对应的具体内容,有些货物需要运输、包装、人工费。若不在合同中增加简单的一句“合同金额包括产品费用、运输费、包装费、人工费、税金等”,后续在履行过程中,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争议。

   3、权利义务。权利义务其实就是合同履行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,重点在于理解“合同履行过程中”。为保证合同的完整性,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思考,从而确定权利义务,这种思考来源于合同文本、经验的积累,也是合同中较难的一部分。以简单的买卖合同为例,买卖合同的履行过程主要就由提供货物和支付价款构成。

   以“提供货物”为基点,我们可以辐射到到货时间、到货地点、到货验收的完整性确定。特殊情况下,部分货物需要安装调试,那么安装调试、最终验收就需要予以明确。

   以“支付价款”为基点,我们可以辐射到支付时间、支付金额、支付方式等等。

   4、违约责任、合同解除。若合同顺利履行,则无需适用违约责任条款;若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,违约责任将会对守约方进行救济。违约行为常常与义务相对应,以买卖合同为例,(1)买受人的义务是支付价款,那么对应的违约行为就是逾期付款等;(2)出售人的义务是提供货物,那么对应的违约行为就是逾期交货、质量不合格等。确定了违约行为,就能很快完善违约责任。

   若合同中未约定解除条件,则守约方只能等待违约方触发法定解除条件,对守约方来说可能是件很“憋屈”的事情,因此,在对合同审查的时候,需要注意约定解除条件和解除后果。

   5、争议解决方式。在出现争议时,双方应当友好协商,协商不成时,可以约定采用诉讼和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。

   6、生效条款。合同的生效条款一般比较固定,在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;但也有的合同需要在主管部门审批后生效。当然双方也可以约定其他生效时间。

   7、其他条款。除了上述一些必要的合同要素,在合同中我们也常常会增加合同目的条款、保密条款、知识产权条款、送达条款等其他条款

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
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
赞助链接